又到了一年一度的“秋招海王”瘋狂參加筆試的季節,這邊2021央行筆試剛剛結束一轉眼廈門國考筆試也開始倒計時啦。
算起來 兩者筆試時間也差不多,那么問題來了?面試該不會撞車吧?這點大家可以放心,是完全不會的!
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近三年的面試時間:
人行整體時間段先于國考一截,近兩年人行面試時間都集中在12月中上旬,今年基本也不會出意外,而國考一般1月中下旬才會陸續開始面試,時間剛好完美錯開,中間還富裕了一個月!
但是!這一個月,你可不能閑著,畢竟兩者面試題型題量、側重點都不同,同時報考的你,可別傻傻地準備同樣的回答啦,那具體都有什么區別?接著往下看吧~
一、考查形式大不同
國考面試形式包括:結構化、半結構化面試、結構化小組和無領導小組,一些熱門崗位比如海關、證監會、銀保監會采用的都是結構化面試。
央行面試主要形式是結構化與無領導小組,但形式經常變化,還存在結構化隨機“追問”的可能。
2018年開始隨機出現“材料結構化”形式
結構化、無領導形式可能出現變化,比如2019年青海、吉林、山西多地中心支行突然考查了無領導形式,而此前一直是結構化。
陜西省則結構化、無領導在不同的年份中穿插出現。
二、考試時間分配、題量不同
各地國省考大多為4道題目,平均五分鐘一道題目,央行會更加緊湊,往往是10分鐘三道題或15分鐘四道題;2019年12月央行考試中,無領導的形式甚至還出現了時間“包干制”,即考生自由分配各個無領導環節的用時。
三、央行熱點覆蓋更全面
在國考結構化面試中,多以政府工作、社會問題為背景進行考察,例如教育話題中“大學生作弊”“青少年近視”等,扶貧話題中“貧困戶等靠要”等。
而人行面試除了考察上述通用社會熱點外,還會增加考察經濟金融熱點話題,如金融機構行業自律公約、征信問題等,還可能考查給定銀行身份的一些題目,比如銀行大廳出現的爭執糾紛、投訴的化解等。
四、央行創新性更強
國考面試的題目設置相對穩定規范,而央行近兩年的題目創新性顯著提升,出現了圖表類綜合分析、反駁類題目和微材料題目,還出現了之前考查較少的統籌協調類題目。
此外,近幾年央行面試的測查要素雜糅的情況越來越多,除了測查有公職類基礎能力,還會額外增加考察專業能力以及崗位匹配性,即要求大家掌握運用金融知識,懂得如何解決工作常見問題等。
免責聲明: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,由本站編輯整理,僅供個人研究、交流學習使用,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。如涉及版權問題,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