數量關系題目考察在越來越靈活的基礎上出現了傳統題型的回歸,比如公車接送問題、雞兔同籠問題等,特別是雞兔同籠問題的變形考法,在近些年的國考、省考、事業單位考試幾乎成為了必考題型,相對于傳統的雞兔同籠問題,近些年考察更加隱晦難懂。面對這種情況,我們有必要對雞兔同籠題型進行專門的整理,以便各位考生參考,幫助考生掌握解題方法。
一、極限思想解決雞兔同籠步驟
1.假設極端情況(全為某一類),得到極端結果。
2.極端結果與實際結果對比,分析差異。
3.情況互換,填補差異。
二、實戰演練
【例1】花圃自動澆水裝置的規則設置如下:
①每次澆水在中午12:00~12:30之間進行;
②在上次澆水結束后,如連續3日中午12:00氣溫超過30攝氏度,則在連續第3個氣溫超過30攝氏度的日子中午12:00開始澆水;
③如在上次澆水開始120小時后仍不滿足條件②,則立刻澆水。
已知6月30日12:00~12:30該花圃第一次自動澆水,7月份該花圃共自動澆水8次,問7月至少有幾天中午12:00的氣溫超過30攝氏度?
A.18 B.20 C.12 D.15
【答案】D。中公解析:假設7月份31天氣溫均不超過30攝氏度,那么5天澆水一次為:31/5=6(取整)次,實際澆水次數為8次,原因為若氣溫連續超過30攝氏度,只需要3天即要澆水,用3天澆水一次替換5天澆水一次,15天(取公倍數替換才為整)之內,3天澆水能為5次,5天澆水為3次,正好多出2次,滿足題意。
【例2】小王上山每分鐘走50米,下山每分鐘走80米,他從山腳出發到達山頂后立刻原路下山,出發30分鐘內一共走了1680米。問:他走到山腳還要多少分鐘?
A.8 B.9 C.10 D.12
【答案】B。解析:假設30分鐘全部在上山,則總路程應為30×50=1500(米),實際多走了1680-1500=180(米)。每將1分鐘上山替換為下山,就可以多走30米,故下山所用時間應為180÷30=6(分鐘),易得上山所用時間為24分鐘。山腳與山頂的路程一定,則從山頂到達山腳的時間為50×24÷80=15(分鐘),已經走了6分鐘,還需要15-6=9(分鐘)。故本題選B。
在實際考試中,還會遇到很多考查較為隱蔽的雞兔同籠問題,各位考生需要加強識別,這樣才能使用上極限思想解決問題,節省更多的時間。
免責聲明: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,由本站編輯整理,僅供個人研究、交流學習使用,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。如涉及版權問題,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