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利潤表的結構
利潤表,又稱損益表,是反映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的報表。
通過利潤表,可以反映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收入、費用、利潤(或虧損)的金額
和構成情況,幫助財務報表使用者全面了解企業的經營成果,分析企業的獲利能力及
盈利增長趨勢,從而為其作出經濟決策提供依據。
我國企業的利潤表采用多步式格式,即通過對當期的收入、費用、支出項目按性
質加以歸類,按利潤形成的主要環節列示一些中間性利潤指標,分步計算當期凈損益,
以便財務報表使用者理解企業經營成果的不同來源。
為了使財務報表使用者通過比較不同期間利潤的實現情況,判斷企業經營成果的
未來發展趨勢,企業需要提供比較利潤表。為此,利潤表還需就各項目再分為“本期
金額”和“上期金額”兩欄分別填列。
二、利潤表的編制
我國企業利潤表的主要編制步驟和內容如下:
第一步,以營業收入為基礎,減去營業成本、稅金及附加、銷售費用、管理費用、
研發費用、財務費用,加上其他收益、投資收益(或減去投資損失)、凈敞日套期收益
(或減去凈敞日套期損失)、公允價值變動收益(或減去公允價值變動損失)、資產減值
損失、信用減值損失,資產處置收益(或減去資產處置損失),計算出營業利潤。
第二步,以營業利潤為基礎,加上營業外收入,減去營業外支出,計算出利潤總額。
第三步,以利潤總額為基礎,減去所得稅費用,計算出凈利潤(或凈虧損)。
第四步,以凈利潤(或凈虧損)為基礎,計算出每股收益。 第五步,以凈利潤(或凈虧損)和其他綜合收益為基礎,計算出綜合收益總額。
利潤表各項目均需填列“本期金額”和“上期金額”兩欄。其中“上期金額”欄
內各項數字,應根據上年該期利潤表的“本期金額”欄內所列數字填列。“本期金額”
欄內各期數字,除“基本每股收益”和“稀釋每股收益”項目外,應當按照相關科目
的發生額分析填列。
免責聲明: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,由本站編輯整理,僅供個人研究、交流學習使用,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。如涉及版權問題,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。